当前位置: 首页 » 今日清河 » 清河文化 » 正文

传播红色革命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——从李瑞山创建杜家楼村党支部谈起

发布时间:2023-12-01阅读数:71来源:作者:清河县石家庄商会

传播红色革命文化  助力乡村振兴

——从李瑞山1942年创建杜家楼村党支部谈起




编者按:李瑞山同志出身贫苦,抗日战争时期投身革命,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同日寇及汉奸进行了顽强斗争,成长为优秀共产党员和英勇的女八路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她先后担任县妇联主任、副县长、县长、县委书记、地区副专员等。1964年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。在南宫担任县委书记时,总结推广的“大包干”做法得到了毛泽东主席批示肯定,并转发全国参照执行。李瑞山同志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。在1956年和1963年,她分别带领清河、南宫人民抗洪,临危不惧,身先士卒,战胜了洪水。她在每个岗位上都注重调查研究,解决实际问题,显示出卓越的领导才能,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、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发展。如今,当我们回首那一段段峥嵘岁月,仰望冀南的历史星空,人们还会说起一一河北有个李瑞山!



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,弘扬革命文化,传承红色基因,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。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,红色文化更是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。红色革命文化孕育于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,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重大历史转型时期针对中国之问、世界之问、人民之问、时代之问的科学解答。当前,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,实现乡村振兴,同样需要红色革命文化。要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,离不开红色革命文化的引领与精神导航,离不开红色革命文化的力量支撑。因此,必须强化红色革命文化的精神感召力,引导人民群众成为红色革命历史的倾听者、红色革命精神的践行者。必须坚持守正创新,深挖红色革命文化资源,运用好人民群众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宣传,讲好生动形象的革命故事。下面这位河北革命老战士李瑞山,就是千千万万革命者的一个典型代表。

她1942年建立了杜家楼村党支部。现在该村已发生了巨大变化,由一个民生凋敝、破旧不堪的村庄发展成为古运河西畔环境优雅、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。杜家楼村的今昔变化正是我国广大农村80年来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。

李瑞山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生在清河县连庄村的一个贫苦家庭,自幼饱受磨难,但她勤奋好学,勇敢正直。抗战期间,她毅然投笔从戎,投身抗日救亡之中。在党组织的培养下,她1940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她积极发展地方党组织,发动群众打鬼子、端炮楼、除汉奸、打军械库,逐步成长为英雄女八路。李瑞山被党组织派遣,以小学教员身份从事抗日工作,积极发展党员,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。1942年,经上级党组织批准,李瑞山建立了杜家楼村党支部,由她兼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。当时,杜家楼村不足300户,只有1500人左右。因日寇多次“围剿”和掠夺,村里老百姓十室九空,食不果腹,民不聊生。可是,当地群众生活再困难,听到冀南区布置“藏粮十万斤,支援前线部队”的任务时,全村党员群众和北六乡的其他五个村一起,克服种种困难,完成了藏粮任务。此时,党组织已调李瑞山担任北六乡中心支部书记。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在鬼子、伪军多次进村骚扰、搜查,威逼利诱的情况下,如此艰难的护粮任务之所以能顺利完成,则是因为身为中心支部书记的李瑞山,革命信仰高于天,宁可自己刚出生十几天的女儿活活饿死,也不肯动用一粒公粮的模范行为深深感动了老百姓。大家冒着生命危险齐心协力拼死保护了十万斤粮食,并安全送到了抗日前线部队。这,就是红色文化的感召力。江海之大,不弃涓滴。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,是与李瑞山和她所组织姐妹们的一双双军鞋,一袋袋小米相关的;是与她和她的战友们端掉日伪军一座座炮楼,破袭一段段公路相连的。在粉碎日寇的“囚笼”政策和反“扫荡”的惨烈斗争中,在冀南大平原茫茫的青纱帐里,一代英杰用汗水和热血铸就辉煌的历史,写下不朽的史诗。

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,正是李瑞山和她同时代的革命者,为未来的共和国宏伟大厦铺下坚固的基石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李瑞山先后担任县妇联主任、副县长、县长、县委书记,日夜操劳,在各个岗位上都干得非常出色。特别李瑞山在清河县1952年11月担任副县长后,她考虑到农民多年一直使用旧式农具及旧的种田经验,妨碍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粮棉单产的增加。于是经县长同意,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,她要求大力推广优质品种和先进农具,积极防治病虫害,大力兴修水利。她强调,要注意工作方法,不能强迫命令,不搞一刀切;要培养典型,注重示范作用,让农民通过比较,自觉自愿地接受。李瑞山到省里、地区开会时,了解哪里有优良品种、先进田间管理技术、新式农具等,回来后就让农技站人员取经;适合本县的就搞试点并推广,使清河县的农业生产每年都上新台阶。1954年2月李瑞山任县长以来,根据清河农业现状,她还强调抗旱工作要放在第一位,现在浇地只靠坑边村塘,离村远的土地浇不上水,要解决这个问题,一是通过打井解决,二是让县铁工厂生产水车。这个提议得县委和政府领导班子的支持和赞扬。截止到1958年,全县共打井11600多眼,扩大水浇地137000多亩,实现了粮棉油增产增收,解决了多数家庭的温饱。


1956年、1963年,李瑞山分别率领清河、南宫人民抗洪。她身先士卒,临危不惧,举措得当,终于与全县人民群众一起战胜洪水,保护了一方百姓。虽然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遭受迫害,但她始终坚持初心,对党无限忠诚,体现出不同寻常的高风亮节。她先后任地区农机厂革委会主任兼党委书记、地区知青办主任、邢台地区行署副专员,在每个岗位,她都注重调查研究,善于解决问题,显示出卓越的领导才能,做出了突出的业绩。直到离休后,仍在为家乡的改革事业奔忙。李瑞山高尚的人品、卓越的政绩,平易近人的作风和两袖清风的廉洁,让她深受当地的干部群众的拥戴。

李瑞山一生最突出的特点,就是信仰坚定,不懈地追求真理,坚持实事求是,绝不弄虚作假。战争年代不用说了,能够投身革命的人,大多是不怕流血牺牲,甘愿为人民解放事业贡献一切的仁人志士。在建设时期,李瑞山依然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。在所谓的大跃进,在三年困难时期,她作为县长(后任县委书记),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,与群众同甘苦,共奋斗,紧紧依靠群众发现、总结了南宫焦旺村“大包干”的做法,并在全县悄悄进行推广。允许农民群众在完成好生产队的各项生产任务的同时,经营好自己的自留地。这样,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,既顺利完成规定的粮棉征购任务和集体提留任务,又确保各户群众满足全家人的生活需要,使全县人民安然度过了这一困难时期。她总结群众创造的南宫实行“大包干”经验受到邢台地委和河北省委的重视,不仅周总理听取了汇报,并且得到毛主席的充分肯定。毛主席亲自作了批示。1961年10月23日,中共中央转发邢台地委《关于南宫县贯彻“大包干”政策的通报》,要求各地参照执行,在全国推广南宫经验。李瑞山这种过人的胆魄和见识,至今仍然让人们十分钦佩。

重温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,讲述李瑞山等革命老战士的红色故事,传播红色文化,颂扬革命精神,对老一辈同志来说,有同样激情燃烧岁月的回忆;对年轻一代而言,则可以赓续红色血脉,继承光荣传统,激励他们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力拼搏。


在线客服电话

13582016061

在线客服